週未,平凡的兩日,有人選擇整晚上網,看通宵劇集、觀賞足球直播,或是好好休息一下,睡一場大覺…而我,卻選擇了毅行者;我只是想測試自己的毅力和鬥志,全走一次100公里長的麥理浩徑…
比賽在星期五舉行,我只是請了一個下午的假,因為,今年,我只剩下半天的假了;另外,比賽在下午兩點鐘展開,請假半天就夠了。但事實,就算我提前半小時離開公司,趕往北潭涌,時間也是很緊迫的。我在荔枝角站坐著港鐵經東鐵線轉馬鞍山線,來到烏溪沙總站。在烏溪沙,轉乘的士往北潭涌,是一個錯誤的決定,因為,烏溪沙是個人口稀疏的地方,的士不多,就算Call的士,也是徒勞的。我在巴士站苦等了十多分鐘,才看到了一架的士。來到北潭涌,在熱閙的人堆中,好不容易找到了隊友。這一次,我們的隊伍很龐大,有四個參賽隊員,有十五個陪行隊員(三個陪行全程),還有二十六個支援隊員。雖然,我並不是參賽者,只是陪行的一份子,但我是陪行全程的,和參賽者並沒有分別。還沒有好好和眾多素未謀面的隊員打招呼,就聽到人群裏高呼「30、29、28…2、1」倒數,比賽也正式開始了。
第一段 北潭涌到浪茄 (2小時 10.6公里 )
下午,沒有太陽,有微風,天氣非常涼爽,很適合戶外行山活動。我們一開始走得很輕快。後來,我們意識到以這樣的速度走下去,24小時內,並不可能完成全程,於是間歇地進行跑步。一路上,我們超前了很多隊伍,那些隊伍,都是穿上同一個顏色的衣服,而相同的參賽號碼的布條,總是掛在背囊的後面。跑了幾公里,接近東壩時,我回頭,望向半圓的路線,整條路都是參賽的人,一排接一排,連成一片,蔚為奇觀。每次停下來步行的時候,我總會拿起相機,捕捉周圍最美的景色,包括翠綠的萬宜水庫、岩石奇特的破邊洲,當然,還有迷人的浪茄沙灘。踏在鬆軟的沙灘上,感覺真的很舒服。浪茄被評為香港最美的沙灘,當之無愧。來到浪茄,我們也完成了麥徑的第一段,用了大概個多小時。
第二段 浪茄到北潭凹 (2.5小時 13.5公里 )
離開浪茄,迎接我們的是麥徑的第一座山—西灣山。西灣山是一座陗峭的山峰,山路上佈滿了沙石,並不好走,這時參賽的隊友,開始發力,並遠遠將一眾陪行隊員拋離。我也想快步去追趕他們,可是,腳有點不爭氣,開始有輕微的抽筋跡象,我不敢走得太快;我也開始擔憂起來:現在才進行了10公里左右,腳就出現了毛病,後90公里怎樣熬下去呢?當我步下西灣山,走得更加小心,幸好,腳部並沒有出現大毛病,接近西灣沙灘的時候,我和另一個陪行的朋友,快速地奔跑,以便追回上山落山多用的時間,很快地,在西灣村,我們追上了四位參賽的隊友。可是過了鹹田,我們又落後了,而且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人,此時,天已經暗了下來,在陡峭的大浪凹路段上,我除了累外,也有點寂寞,雖然,身旁不時有其他隊伍插身而過,但他們是結隊而行,讓我更感到落後的孤獨。大約六點多鐘,我終於來到終點北潭凹,此時我除了看到同行的朋友外,也首次看到了前來支援我們的隊友。
第三段 北潭凹到水浪窩 (3.5小時 10.2公里 )
在北潭凹吃了一個豬扒飯後,我們便戴起頭燈,踏上另一段的旅程。一開始,就是連綿不斷地石級,這時隊友們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向上攀爬,因此,所有的隊員,都可以一個挨一個。我們攀登的山峰是400米高的牛耳石山。位置稍高一點的時候,我們除了看到山下村莊的燈火外,也看到了遠處一條用頭燈照射出來的登山火龍,在如此的荒山野岭,可以和幾千個行山狂熱者,一起登山,是很有趣的,也是很難得的;可是這時,風突然變得很大,走在懸崖邊,我真的擔心,風會把我吹下山去。走完牛耳石山,換來的是更陡峭的雞公山,而且路上的亂石更多,走起來,有點舉步為艱,走到雞公岭的時候,真的很冷,讓我忍不住要快速跑下山去,我也後悔前面的檢查站,不該換下長褲,只留下單薄的短褲。
第四段 水浪窩到基維爾營 (6小時 12.7公里 )
在水浪窩,從另一批支援隊友手裏,我們接過熱騰騰的湯飯。停留一陣子後,繼續了我們的征途。我們沿著一條石屎路直上馬鞍山。但很快地,寬闊的石屎路,變成了狹窄、佈滿碎石的山路。攀爬到500多米高後,我們開始步下昂平,當經過一處當風的山頭時,所有的毅行者朋友都冷得發抖,叫苦連天,因為在這樣地方,就算穿的衣服有多厚,也會覺得寒冷的;幸好,這段路並不長,很快就是下山的石級路。這段路,我們停下來休息數次,每次停下來時,都是冷得要命的,我只能不斷地移動身體,以增加熱量。在茅坪,我們來到了一處樹林,這裏有很多人停了下來,原來,大會在這個地方提供了免費的薑茶,我連續喝了三碗,但這些薑茶只是帶給我身體一點點的暖意,我依然覺得周圍很寒冷。這時,有個參賽的隊友,決定退出,因為他的膝蓋已經痛得無法繼續比賽了。
第五段 基維爾營到大埔道 (4.5小時 10.6公里 )
在通亮的燈火照射下,我們踏著一小段泥濘的路,來到基維爾營,布條醒目地顯示著「歡迎到達四號檢查站,已完成47.5公里,行咗一半喇﹗」。但此時我除了累外,仍然感到分外的寒冷,我不想走去檢查站取熱飲喝,只想瑟縮在廁所的一邊避風。繼續出發前,離隊的朋友,叫所有的隊友圍成一圈,並為我們祈禱,祝願我們可以完成餘下的路程。我們爬過大老山,走下飛鵝山道;此時,支援隊員,老早在慈雲山位置等候我們了。難得的燒雞和腳步按摩,讓我們又恢復了體力和活力,繼續跨越迎面而來的獅子山和畢架山,但相對,前面的牛耳石山和雞公山,這些山的石級太微不足道了。但隨著晨曦的初現,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通宵達旦沒有睡覺了,好像一下子疲倦很多似的。
第六段 大埔公路到城門水塘 (3.5小時 4.6公里 )
我們捷足先登,比三位參賽的隊友早到畢架山的檢查站,或許是因為檢查站位處山頭位置,大會提供了很多毛毯,我們一人拿一張,卷著身體取暖。停下良久後,我們沿著石級路以下,來到金山郊野公野。這裏是猴子的世界,隨處可以看到猴子的蹤影,當我們經過九龍水塘水壩,走向一條長斜坡的時候,其中一位隊友突然,累得半閉著雙眼,在斜坡上有氣無力地走著,越走越慢,被我們遠遠地抛離;但很快地,在其他隊友的激勵下,他又重新振作起來,而且,還是第一個走到終點。這一段路,我們經過了一些抗日留下的戰壕遺跡。我很想走進去探秘,但不想落伍,也不敢耽誤太多時間,於是,依舊沿著沉悶的麥徑而行。
第七段 城門水塘到鉛礦凹 (2小時 6.2公里 )
我們在城門水塘邊的燒烤場,吃了一頓美味的火煺餐肉面後,繼續我們餘下的行程。我們身旁多了一位陪行的導師,此時,我們的24小時毅行者計劃,已經徹底失敗了,比較現實的是30小時。導師鼓勵我們抓緊時間,以均速去完成最後幾段。在他的帶領下,我們邁向著名的「針、草、帽」三山。針山高度是500米,草山的高度是600米,而大帽山的高度則是900米。其實,三座山,並不難行,只是此時,我們已行了60多公里,超過20個小時了,體力也已經大打折扣了。「針山」雖然是最矮的山,但卻是最陡峭,遠遠望過去,一條筆直的白色山路,直插山頭最尖的位置,有點懾人。我很擔心,腳部,會突然抽筋,走不動,因此走得很小心,幸好,腳一直很爭氣,跟著大隊一口氣走到針山的頂峰。走下山後,我們立即向草山進發。草山相對針山,容易很多,沒有石級,只是一條漫長的上山石屎斜路。走到路的盡頭,步下山,便結束了這一段路。
第八段 鉛礦凹到荃錦公路 (5小時 9.7公里 )
第八段,我們正式挑戰全港最高的山—大帽山,出發前,我們在入口處拍了一張大合照。大帽山雖然有900多米高,但並不是高不可攀的,一來,起點已是400米高了,二來,大帽山的山勢是緩緩上昇的,並不是那般的陡峭。因此,上大帽山的路,並不難走,我的雙腳還可以承受,但這個時候,我開始感到頭昏,加上有少許的陽光直射著,走起路來,開始有點辛苦,就在這個時候,朋友腳部,疼痛得寸步難移,我們只能遠遠地走在最後,但我們並沒有刻意去追趕其他隊友,因為,我們只想完成全程,並不介意最終的時間。由大帽山的另一邊,走下山,相對輕鬆很多,但一個轉彎接著一個轉彎的「之」字落山石屎路,真的有點沉悶,大約六點鐘我們來到了這段路的終點。
第九段荃錦公路到田夫仔 (1小時 6.3公里 )
我和朋友,來到最後一個支援站,隊友們和我們拍了一張合照後,相約在終點見面,便先行一步了。剩下的只是我們兩個人。我們先在支援站吃了一個公仔面,又來到救護站,做了腳部物理治療,大約耽誤一個小時才出發。我以為第九段路,都是下斜路,豈料,路面是高低起伏的,但整段路很好走。經過物理治療後,我的腳一下子鬆弛很多,可以輕快地走路,甚至可以跑幾段路。一路上,我們追過了很多人,來到第九個檢查站的時候,看到了已完成88.7公里的布條,我真的有點興奮,因為我們快要完成全程了。
第十段 田夫仔到大棠 (3.5小時 15.6公里 )
一開始,我們繼續輕快地在山路上前進,幾分鐘,就可以走完一個500米長的標距柱了,但山路是千篇一律的,我們越走越累,速度也越來越慢,來到最後6公里的檢查站時,我真的累得不想再走下去了;然而,緊接著的2公里,卻是整條麥徑,對我來說,最痛苦的一段,不斷地上、落石級,雖然石級不多,但這個時候,我們已經頭昏腦脹了,加上頭燈的燈光越來越微弱,一不留神,真的會從石級邊滾下山坡去的。我除了不想再走下去外,也喃喃自語,埋怨舉辦機構,安排這樣「艱辛」的路段;有時,我甚至累倒在路旁,久久不願走動。就在我們對著這些山路,感到有點無助的時候,突然,聽到工作人員的聲音:「最後4公里了,全部是平坦的路,只有微斜」這是多麼好的消息呀﹗我精神為之一振,4公里,好像一下子變得很短似的,我已經完全忘記了剛剛用了一個小時才完成2公里;經過大棠燒烤場,我看到了等候我多時的Candice,我們牽著手一起走,很快地,700米、500米、200米等的布條,在我們面前掠過,終於來到了終點,這時我們已經走了33個小時33分鐘了。
毅行者,絕對是體力和毅力的考驗,後者,好像佔得更重一點似的。比賽之前,麥徑,對我來說是很陌生的,因為我只走過當中的十分之一左右(由西灣亭到北潭凹) ;我的行山練習也很缺乏,比賽之前,只行過4次的港島徑,其他的無數次行山,只是悠閒式的短途旅程而已;雖然,我跑過半馬、全馬,但他們和100公里相比,分別太大了。儘管,跑完馬拉松的時候,我同樣感到疲累不堪,但這一次的毅行者之旅,我除了累外,還多了一份畏懼,我相信,以後,我應該不敢貿然挑戰毅行者了。在終點,停留一個小時後,我更加累,就連坐入的士,都感到有點辛苦;在元朗轉乘巴士來到旺角時,我的雙腳幾乎走不動了,而且全身不斷地發抖,隨便地坐了一架通宵巴士來到將軍澳後,才乘坐的士回家。一路上,幸好有Candice攙扶,不然,我真的無法回到家去呀﹗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